DAV首页
天玛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我的位置: 首页/ 技术资讯

立体声为何冷落垂直声场

  前言

  立体声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声音的空间分布,还原真实的声源定位与空间感。然而立体声技术自20世纪中叶商业化以来,始终执着于水平声场的营造,却在垂直维度声场的呈现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种技术取向绝非偶然,而是人耳生理特性、技术发展路径与实际应用场景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立体声技术由人类的听觉系统发展而来,核心是如何判断声源的方位。其原理可概括为三个步骤:首先在录音现场布置多个麦克风,通过不同位置的设备采集声音;接着分析各麦克风记录的时间差和音量差(例如左侧声源会先到达左麦克风且声音更响);最后通过技术处理强化这些差异,最终在播放时还原出声音的方位感。就像用两个耳朵听声辨位,技术手段放大了物理空间中的声音线索。

  声源的空间方位通常由水平方位角、垂直仰角及距离构成的三维坐标系描述‌。

图片来源【1】

  人耳对声源的定位机制可分为水平与垂直两个维度:在水平面内,主要通过双耳时间差(ITD)和双耳强度差(ILD)两类听觉线索进行判断‌;在垂直维度上,则主要依赖耳廓的滤波效应——耳廓复杂的几何结构会使声波产生与入射方向相关的反射和衍射,形成特有的频谱特征‌。

  01

  人耳生理机制的限制

  1、水平定位与垂直定位的差异

  人耳的双耳效应(若一点声源偏离听音人正前方主轴方向,到达两耳的声音就会产生差别,听觉系统就能通过左右声道接受声音的时间差、强度差和相位差判断声源位置)对水平方向(左右、前后)的定位极为敏感。例如,德·波埃效应实验表明,当左右声道存在强度差或时间差时,人耳能清晰判断声源的水平偏移位置。然而垂直方向(上下)的定位依赖头部形状、耳廓反射等复杂因素,其生理机制远不如水平定位直接。

  例如,外耳对高频声波的反射会因声源高度不同而产生细微变化,但这种差异需结合头部运动或视觉辅助才能被大脑解析。因此,传统双声道立体声系统难以通过简单的左右声道差异直接模拟垂直声场。

图片来源【2】

  *头部相关传递函数(HRTF):通过特定滤波处理表征声波从外耳传输至鼓膜过程中所有听觉效应‌。基于人耳解剖特征(如耳廓、耳道结构)构建的这类滤波器,在时域表现为有限冲激响应(HRIR),在频域则定义为头部相关传递函数(HRTF)‌。

  应用该函数设计的滤波器可对音频信号进行空间化处理,通过叠加声源方向与距离的空间声学特征‌,使处理后的声音产生与被测信号原始方位一致的听觉定位效果‌。

  2.、心理补偿效应

  人耳对垂直声场的感知更多依赖心理联想,而非物理声学特性。例如高频音常被主观联想为“高处”,低频音则对应“低处”,但这种感知并非真实声场定位。手机外放因频响范围狭窄,可能完全丧失高低音的空间感,而高保真设备通过频段还原可间接营造纵向层次感,但这种层次并非严格的空间垂直定位。

  02

  技术与实践的局限性

  1.、录音与混音的传统习惯

  录音设备(如话筒)通常以水平平面布局为主,极少采用垂直方向的拾音方式。现实环境中,声音源(如人声、乐器)多分布于水平平面,而来自地面或天花板的声音极为罕见,导致录音工程中垂直声场的需求被忽视。

  即使现代环绕声系统(如杜比全景声)尝试引入高度声道,其技术实现也依赖复杂的多声道布局与后期算法合成,传统立体声系统则缺乏此类硬件支持。

  2、双声道系统的物理约束

  传统双声道仅依赖左右两个扬声器,起声场模拟范围受限于扬声器的物理位置。若通过摆位(如高架或降低音箱)强行引入垂直维度,可能导致声像混乱或相位干扰。此外,双声道系统对声源纵深的模拟已需依赖音色、混响等间接手段,垂直维度的添加会进一步增加技术复杂度。

  03

  需求与应用场景的缺失

  1、 日常听觉的局限性

  人类听觉经验中,垂直方向的声音(如雷声、飞机轰鸣)多伴随视觉信息(如闪电、飞机轨迹),纯听觉的垂直定位需求较低。即使VR等新兴领域尝试模拟三维声场,其技术核心仍是通过头部追踪与HRTF(头部相关函数)算法间接实现,而非依赖传统立体声的物理声道。

  2、 市场与技术成本的权衡

  引入垂直声道需增加扬声器数量或采用更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如空间音频编码),这会显著提升设备成本与用户使用门槛。相比之下,传统立体声系统已能满足多数场景下的听觉需求,市场缺乏推动垂直声场普及的动力。

  04

  未来可能性与突破方向

  尽管传统立体声系统对垂直声场的支持有限,但技术进步正在逐步打破这一局限:

  空间音频技术: 基于HRTF算法的耳机虚拟环绕声,可模拟三维声场,包括高度信息。

  多声道沉浸式系统: 如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通过顶部扬声器或反射声实现垂直声场,但其普及仍受限于家庭影院的硬件配置。

  心理声学的深度应用:通过混音技术增强音色与动态范围的层次感,间接引导听者对垂直维度的感知。

  传统立体声对上下方向声场的忽视,本质上是人耳生理特性、技术发展路径与实用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虚拟现实、沉浸式音频等技术的兴起,垂直声场的模拟逐渐成为可能,但其实现仍需突破双声道系统的物理限制,并依赖算法与硬件的协同创新。未来,声场技术的“立体化”或将从水平平面的拓展转向真正的三维空间。

  参考文献

  【1】https://blog.csdn.net/qq_44100263/article/details/144536242?【2】 https://mq.mbd.baidu.com/r/1A7OIsJnxg4?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55号番禺节能科技园内发展大厦东座803

(联系就说在DAV音视工程网上看到的)

2370240812@qq.com ; 806301648@qq.com

公司概况 about us

天玛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天玛TEANMA)是专业音视频系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制造商,天玛科技的天玛TEANMA产品涉及无纸化会议、全数字会议、公共广播、可视对讲求助、家庭背景音乐、专业音响、中控系统、矩阵系统、舞台灯光等。天玛科技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始终以尊重市场为前提,只为坚持自主研发,产品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